【健康專訪】雙職媽媽憂疫情及子女學業現驚恐反應 臨床心理學家指5大徵狀須求醫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09/07 12:40

分享:

分享:

心理學家黃沛霖指在家工作易令情緒「超重」。(資料圖片)

本港疫情未止,經過長達半年的抗疫下,市民的生活及工作環境都有大轉變,出現抗疫疲勞及精神壓力。TOPick訪問了臨床心理學家黃沛霖博士,他表示這段時間會經歷壓力和焦慮都是正常反應,但是有些人若本身已經會容易感到焦慮,又因疫情易響帶來了更多精神壓力或緊張,就更會容易出現氣喘、肌肉崩緊、失眠及食欲不振徵狀,有雙職媽媽更因為擔心疫情及子女健康,出現驚恐反應。

【新冠肺炎】消息:本港今日新增約10宗確診個案

雙職媽媽驚恐發作 緊張自己及家人染疫致呼吸急速

黃沛霖提到疫情下曾遇過一位40多歲的雙職媽媽,她很擔心自己及家人的健康,因此每天都會追看疫情新聞,但越看就越發覺自己呼吸不順暢,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染上肺炎。到某個程度甚至有驚恐發作,她除了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外,也會擔心其他方面的東西,例如子女的學業、自己及先生的工作等等,甚至擔心上街是否能成功乘車及買菜。該位媽媽更越覺不妥,而不妥的感覺令她越來越驚慌,整個人經常在氣喘,也十分驚慌,

驚慌的時候呼吸又會更加急速,造成一個惡性循環,甚至到某個程度是整個腦海空白,這可能就是驚恐發作的症狀。

後來,黃沛霖替她進行了認知行為治療,屬心理治療的一種,以協助患者找到減壓方法,例如是做一些呼吸、放鬆及令肌肉鬆弛的練習。而針對憂慮方面,又會教患者怎樣處理憂慮,分辨甚麼是可以去做,又有甚麼事是無能為力的。

【健康專訪】家中打邊爐韓燒可釋出致癌物質 嚴重可損兒童免疫力及發展【內附專家貼士】

同時,也了解患者的想法,再帶她從一個客觀和正面的角度分析,透過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幫助她減低身體的反應,也可以減低焦慮。他表示有些患者三、四次的治療後就會有明顯作用,普遍來說要則要八至十二次治療,要視乎個案情況的嚴重程度,才能設計出個人化的方法去協助他。

黃沛霖又提到如果這些情緒一直不處理,持續惡化下會引成較嚴重的個案,有機會變成抑鬱,屆時或需要看精神科醫生,而藥物亦可以幫助減低壓力的反應。

在家工作精神易生混淆使情緒壓力大 

疫情下在家工作普及,家居變成工作居所,上班和下班沒有明顯的分別,令精神易生混淆。黃沛霖指這也成為壓力的來源,又提到在家工作時會經常與家人相見,磨擦也會隨即增加。他建議在家工作人士可以以下方法釐清家居與工作的分別:

  • 建立一個確實的上班下班時間
  • 下班後就不要理會工事
  • 在家時劃出指定地方工作
  • 換上外出的衣服有助自己進入工作狀態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://bit.ly/2JdOaiS

訂閱TOPick Telegram,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:bit.ly/3bebLM2

記者:郭家穎